合法赌博

2016级自科1班举行“罗德学者”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7-04-24


2017年4月23日下午,2016级自然科学试验1班的同学们齐聚跃进楼424报告厅,举行“罗德学者”交流会。罗德奖学金作为全球最难申请的本科生奖学金之一,向来以“本科生的诺贝尔奖”著称。本次活动由辅导员钟凯旋主持,有幸邀请到了2016年新晋“罗德学者”、来自2013级生命科学学院的江熹霖学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科研和生活经历,活动秩序井然,气氛融洽。

由于大一下学期的同学们主要面临着较重的课业负担、即将专业分流的压力以及将来是进入实验室还是职场的两难抉择等问题,本次“罗德学者”交流会旨在通过江熹霖学长丰富的学习和科研经历,帮助同学们解答内心困惑,理清未来的发展思路,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此次活动主要由班级学习委员进行筹划,经过前期细致的准备,预先设计好网络调查问卷,将全班同学想了解的经验、建议和待解答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并按需求的强烈程度对有关问题进行排序整合,最终形成了一份十分有针对性的问卷报告。这份报告使得学长在分享经验时能第一时间解答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既提高了本次活动的效率,又让交流会的内容“干货”满满,亮点颇多。

交流会一开始,江熹霖就针对部分同学对科研工作入门与进阶方面的疑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颇为曲折的科研经历,强调了实干和实践的重要性,并建议同学们根据自身的学科情况和理想志趣谨慎选择科研方向。随后,他就出国交流和深造的问题,提出到国外主要是为了感受不一样的眼界、技术和体制的看法,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同。紧接着,在专业课学习经验这一块,学长细致地讲述了自己过去学习上的困惑以及克服困难的过程,希望大家都能抱着“把知识弄明白”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生疏的概念。经验分享的后半段,江熹霖还针对学科交叉中的“问题导向”和“知识导向”,批判了“会什么就做什么”的学习作风,并期待大家在大学四年里能够广泛涉猎,将自己培养成为“复合型”学科交叉人才。此外,他在未来的专业选择、社会实践和学生工作等方面,也给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交流会中,学长谈吐幽默,多次回顾起自己大一时的学习生活经历,引起了在场同学的共鸣。欢声笑语中,大家对自己将来的规划也在无形中变得清晰。

在之后的互动环节中,江熹霖又就如何阅读文献、怎样平衡做科研和上课的时间冲突以及生命科学相关的学科背景等比较个性化的问题做了细致的解答。他鼓励同学们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要好高骛远,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最终能利用复旦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硬件设施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加活动的杨日易同学表示:“这次交流会给我的感触颇深。直系学长的亲身经历和丰富的经验分享,可以说是灯塔,照亮了我们的未来之路。整场交流会结束后,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学长的勇气和精神。正视自己的弱点,能从最简单的开始,之后不断挑战更高的难度,不畏惧失败,这便是勇气;无论何时何地,踏实做事,勤奋学习,没有功利之心,为的只是自己的成长与快乐,这就是精神。我想,也正是这些最宝贵的东西,才能让我们成为闪光的复旦人。”相信本次活动必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同学们扫清迷茫,从而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不惧风浪,坚定梦想,砥砺前行!

 





文字:高润华

摄影:钟凯旋

编辑:秦小溪